一是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制定《资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指导各县(区)分别编制《涉改镇村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方案》。开展乡村旅游发展课题研究,编制乡村旅游资阳市地方标准2个,形成《资阳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阳路径。建成乡村旅游点52个,培育剪纸、柠檬、蚕桑等系列乡村旅游商品40余种。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基本建成花溪河地球仓、水龙灵温泉别墅等新业态。高标准建设晏家坝等市级农旅融合示范点5个、特色民宿6个,创建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天府旅游名村1个、名镇2个,辐射带动全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二是塑形铸魂,打造特色村史馆。充分利用村史馆宣传介绍当地人文及历史文化,启动雁江区川南剿匪展示馆(伍隍镇镇史馆)、安岳县通贤镇文寨村村史馆、安岳县兴隆镇金龙村村史馆和乐至县川中农耕文化展览馆4个乡史村史馆建设。雁江区含英民俗展览馆和乐至县荣家沟村村史馆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性村史馆。其中,含英民俗展览馆实行了年开放时间260天、每天开放6-8小时,年服务人次8.5万人次、年开展讲解或教育活动60次、年举办定点展览和流动展览2次以上;荣家沟村村史馆结合蟠龙湖景区资源优势,年接待观众游客30000余人次,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三是广电助农,奏响乡村“最强音”。加强“村村响、户户通”运行维护,从根本解决了信号覆盖不到位问题,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收听收看权益,在宣传国家政策、发布灾害预警、开展疫情防控、普及农业知识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把“村村响、户户通”工程办成暖民心、慰民心、得民心工程,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水平,全力助力乡村振兴。
四是文化赋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资金项目、人员力量、设施设备等资源的安排上,重点向乡村公共服务倾斜。2021年,市文广旅局安排8万元资金开展基层文化专干培训,提升农村文化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安排20万元资金为乡镇、村文化馆图书馆分馆统一购置音箱、电子琴等文化设施设备,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指导各县(区)积极开展乡村文化理事会试点工作,成功打造了8个市级乡村文化理事会试点;深入乡镇、社区和农村开展“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活动190场,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每月组织音舞协会和市县文化馆专业干部到社区、乡村开展“文艺辅导进基层 培养队伍种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挖掘和培养优秀乡村文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