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诒、陈华科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资阳市文旅发展的关心。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资阳本土非遗研学旅行项目开发的建议》(第0147号提案)收悉,该建议符合资阳市研学旅游发展需要。针对你们的建议,我局会同市教育和体育局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整理教案,让非遗研学‘有本可依’”
一是形成非遗科普本。目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已形成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简介,推出资阳市非遗科普电子本,汇集石雕(安岳石刻)等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安岳曲剧等8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乐至县缫丝技艺等21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廖氏糖画等33个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二是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教育和体育局以非遗体验和非遗技艺培训为非遗研学课程主要形式,每年均会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比如2023年,将东峰剪纸、安岳泥塑、乐至川剧、安岳竹编、川剧“资阳河流派”等5个非遗项目培育活动分别送进9所学校,进行400课时的培训,以寓教于乐、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广大青少年了解非遗发展脉络,感受非遗恒久魅力。三是探索非遗研学列入课程计划。遵循国家课程要求,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标准,积极探索川剧等非遗教学进课堂,将川剧艺术教育列入课时计划,认真开展教学。
二、关于“教学分离,让非遗研学‘各司其职’”
一是引进非遗名家队伍。适时邀请省内外专家来资开展非遗专题讲座,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非遗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教师的非遗课堂教学能力,如邀请中国戏剧二度梅获得者、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川剧名家陈巧茹,以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成都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虞佳到玉柴学校开展“成都川剧名家资阳行”活动。聘请川剧等非遗专家作为学校“非遗副校长”或“艺术教师”,让知名专家成为资阳“非遗导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师生讲解非遗知识、教授非遗技巧,实现非遗进课堂、上舞台。二是打造本地非遗研学导师队伍。目前资阳市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区共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梯队,共计104人,其中国家级1人(石永恩)、省级4人(翁联刚等)、市级16人(刘绪阳等)、区县级83人。形成较为完善的传承人保护机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用于开展非遗技艺保护,提供培训机会提升非遗保护利用知识水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非遗研学导师队伍的基础,下步将推动传承人持续开展非遗研学教学。三是培育小戏苗等非遗传承学生队伍。启动川剧“资阳河”流派“小戏苗”青少年川剧人才培养计划,已在资阳环境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学校试点,进行川剧教学,培养川剧社团,排演川剧舞台剧目,将市级非遗川剧“资阳河流派”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关于“项目集合,让非遗研学‘丰富多彩’”
一是加大非遗基地建设力度。目前,资阳市已打造两节山老酒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非遗工坊9个,卧佛书院等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非遗体验基地5个,以及多个省级非遗保护传承体验基地和非遗展示场馆。资阳市非遗基地主要基于现有非遗场所进行设置,并将零散的非遗项目集中到现有成熟的非遗基地中,保障非遗项目相对集中体验,如晏家坝乡村公园集合了川剧“资阳河流派”、东峰剪纸、陶艺、植物染制作技艺等非遗体验项目,推动非遗项目一站式体验。受限于土地要素、资金保障、文化底蕴等因素,目前暂无另行集中打造非遗研学基地的规划,下步会持续推进现有非遗工坊等基地建设。二是加大非遗研学基地申报力度。鼓励各非遗基地按照《四川省省级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管理办法》《资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标准,满足单位资质、硬件设施、运行环境、组织管理等创建条件,积极申报省市级研学旅游基地。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联合市教育和体育局对各非遗基地申报工作给予大力指导和支持,推动非遗基地成功创建省市级研学旅游基地。
四、关于“拓宽内容,让非遗研学‘创新有趣’”
一是培育非遗研学旅游企业。目前,我市有研创教育管理集团、龙象文化旅游等数家致力于研学旅游的企业,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对相关企业开展研学行业专题培训、现场指导等工作,宣讲国省研学旅游政策及通知,提升研学企业综合水平。下步将按照《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关于“研学旅行服务的承办方应为依法注册的旅行社”的要求,推动更多文旅开发企业纳入旅行社名录,以满足更多企业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要求。借助成德眉资同城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我市研学企业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事项,指导我市研学企业签订《成德眉资研学合作委员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织研学旅行公司参加暑期全省研学旅游产品集市活动,推荐四川研创教育集团劳动与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成功加入四川省研学旅游产业促进会,鼓励研学基地选手参加全省研学旅行指导师技能大赛。二是丰富非遗研学体验项目。我市研学企业开发了东峰剪纸等非遗研学产品,已在非遗基地开展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学主题活动。下步将加强研学领域招商引资工作,推动我市研学企业引入专业开发团队,依托我市非遗资源开发非遗体验项目,实现非遗创新性利用,拓展研学内容,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提升我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
敬请持续关注我市非遗研学旅游发展,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此函。